我教會的牧師,讓我在這稱之為「老闆」。
老闆今期講嘅道真係幾有啟發性。
今次講嘅係約二﹕1-12,內容大概係講耶穌第一次(據聞係第一次)所行嘅神蹟。
話說有一對新人舉行婚宴,大排延席,耶穌與馬利亞亦是坐上客。當他們玩至興起時,主人家發現酒不夠,於是請馬利亞幫忙,看看能否弄點酒來。於是,馬利亞接到請求後,立即去問耶穌有無計。誰知,耶穌劈頭第一句話就說﹕「婦人,我與你有什麼相干,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」於是,馬利亞就吩咐僕人要按照耶穌所吩咐的去做。耶穌就叫他們倒滿了六個大缸的水,再把水拿給管延席的人喝。
老闆話馬利亞代表一般的信徒,當他們向上帝作出請求時,就要好似馬利亞咁,默不作聲,只要靜心等候,這就是與上帝的旨意有所配合。
我們作信徒的,也應該像那些僕人一樣,不要疑惑,只要順服、接受(雖然作為僕人的你覺得把水缸盛滿了對「多一點酒」完全沒有幫助,還要把那些的「水」拿給管延席的人喝,好似駁鬧咁)但也不要問,只管去做就行了。
老闆還舉了一個例子去闡析這一點,故事係咁樣講嘅﹕
有一個鐵路工人,每天的工作就是管理着月台上的一個手掣,每當有列車進入月台和離開月台時,他就要拉一拉手掣,使進入與離開月台的列車能行駛不同的軌道,避免相撞。有一次他正想拉這個手掣時,他竟看見自己的兒子在這條行車軌上玩耍,他吃了一大驚,心裏在籌算着﹕若我拉下掣竿,我的兒子就會被列車輾死,若我不拉下手掣,兩列列車中幾百個乘客的命就此送上。在千鈞一髮之際,他...把手掣拉下了,同時間,他大叫他的兒子伏下。結果他的兒子與幾百名的乘客也安然無恙。國王知道了,要賜他一杖徽章,這個人分享道﹕這件事得到完滿的結果,不是因為我的決定,乃是我兒子的絕對順服。這個兒子從小開始,我便訓練他的服從性,我說一,他不敢/不會說二,我叫他去東,他不會去西,所以這件事得到完滿的結果。
我這個人很多時都好小心眼,聽了這堂道後,我的第一個疑問係﹕
1)難道,老闆是要我們像馬利亞和僕人一樣?要靜心等待差遣?當有差遣時就要接受,而且絕對順 服?這樣就能令事件得到完滿的結果?
2)順服與奴性有何分別?
奴隸只會聽從主人的吩咐/命令去做事,他們不會say no,也沒有權say no,更不會問為什麼。只有乖乖地,順服地去做,這樣就是主人眼中的好僕人。
那究竟什麼時候是「順服」?
什麼時候是做了別人的「奴隸」而不自知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